核心提示 日前,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能源局相繼發布今年6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和全社會用電量數據,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連續四個月回升、連續三個月正增長,月度增速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主要經濟指標繼續改善,經濟運行態勢持續向好。6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國網能源院專家對相關用電數據進行具體解析——
1、全社會用電量月度增速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
6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3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增速較5月份上升1.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6個百分點。電量增速連續四個月回升,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經濟形勢不斷好轉拉動用電需求增長;二是全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江南、華南出現持續性高溫,降溫用電釋放較為充分。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354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2個百分點。
2、三次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平穩較快增長,第二、三產業用電量增速進一步回升
6月份,第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分別為12.9%、4.3%、7.0%和14.3%。其中,第二、三產業用電量增速較5月份分別回升1.4、3.5個百分點,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繼續提升,第一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連續兩個月超過10%。上半年,三次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分別為8.2%、-2.5%、-4.0%和6.6%,第二、三產業運行較去年仍有差距。
工業用電量增速環比進一步上升,生產整體恢復至常態化水平。6月份,工業用電量43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增速較5月份回升1.4個百分點,反映復工復產持續推進。上半年,工業用電量2211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
制造業用電量增速年內首次超過工業增速,細分行業增長面繼續擴大。6月份,制造業用電量32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增速較5月份上升2.2個百分點,高于工業用電量增速0.5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恢復。31個細分行業中,24個行業用電量正增長,較5月份增加2個。其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業用電量增速達18.2%、10.1%,反映居民對食品類商品消費意愿強烈;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可選消費品行業受國際疫情沖擊明顯,部分行業用電量持續負增長,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紡織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11.2%、4.2%、3.1%。上半年,制造業用電量1666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0%。
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年內首次全部同比正增長。6月份,四大高耗能行業合計用電量17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增速較5月份上升1.7個百分點。用電量連續三個月正增長,主要得益于基建項目加快推進、房地產投資回暖。其中,建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行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8.0%、4.0%、2.6%、1.8%,增速較5月份分別變化1.5、2.0、-0.1、3.9個百分點。上半年,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94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
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明顯高于傳統制造業,“新基建”相關行業用電量保持快速增長。6月份,裝備制造業用電量6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增速較5月份上升2.7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工業、制造業、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增速4.0、3.5、4.3個百分點。在汽車消費及“新基建”加快部署的政策拉動下,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用電量增速分別達到28.8%、20.3%、11.8%;通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用電量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11.8%、9.6%;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3%。上半年,裝備制造業用電量311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7%。
生產性服務業細分行業用電量年內首次全部正增長,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保持高速增長。6月份,生產性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0%,增速較5月份上升2.3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保持強勁增長,增速達29.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增速首次轉正,增速為0.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用電量較快增長,增速均超過7%。上半年,生產性服務業用電量17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
生活性服務業用電量增速年內首次轉正。6月份,生活性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2%,增速較5月份上升6.7個百分點。其中,得益于學生返校復課、娛樂場所逐步恢復營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用電量增速(-8.7%)大幅回升,較5月份上升15.0個百分點;其他行業用電量均正增長,衛生和社會工作用電量增速高達17.3%,反映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穩步推進。上半年,生活性服務業用電量268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9.7%,累計恢復進度滯后。
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連續兩個月超過10%。6月份,居民生活用電量8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增速較5月份下降0.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8.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量均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14.8%、13.6%,主要由于降溫用電需求持續釋放及居家辦公人員用電需求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居民生活用電量53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
3、各區域全社會用電量保持正增長,華東區域用電量增速超過10%
分區域看,6月,華東、西南、東北、西北區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10.3%、9.1%、4.4%、3.6%,較5月份分別上升5.2、3.3、1.6、1.4個百分點;華中、華北區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8%、0.9%,增速與5月份持平;南方電網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8.0%,較5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分省看,31個省(區、市)中,26個?。▍^、市)全社會用電量正增長,較5月份增加3個,其中江西、浙江、西藏、福建、廣西5?。▍^)用電量增速超過10%;寧夏、黑龍江、北京、青海、山東5?。▍^、市)全社會用電量負增長,其中寧夏(-13.7%)用電量降幅超過5%。
4、下半年我國用電需求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對沖政策、氣溫等因素影響,預計用電量將維持較快增長水平
電力需求受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疫情全球蔓延導致的國際供應鏈和需求的變化。當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400萬例,貿易關系持續惡化,世貿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32%。在常態化防控下,我國各行業達產進度將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裝備制造業、高耗能行業于5月份率先達產;受限于國內外消費需求不振,消費品制造業和其他制造業最快將于三季度達產;生產性服務業可能在三季度達產,生活性服務業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影響恢復相對滯后,可能在四季度才能基本達產。
政府將繼續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保障經濟穩定運行。受基建托底作用增強的提振,下半年投資增速有望顯著回升;受促消費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的影響,下半年消費溫和回升;受國外主要經濟體重啟經濟的提振,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望小幅回升??傮w來看,預計全年經濟增長3.0%左右,其中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2.8%、2.8%和3.1%。若全球疫情對我國經濟形成持續較強影響,全年經濟增速可能降至2%左右。
今年夏季我國氣候總體偏澇,江南、華南等地出現持續高溫,降溫用電總體平穩增長。6月入汛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強降水過程,導致華中、華東多地氣溫較常年偏低;而江南、華南大部出現持續性極端高溫天氣,降溫用電充分釋放拉動電力消費快速增長。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7月下旬至8月份,我國大部氣溫偏高,江南、華南等地高溫日數偏多??紤]去年降溫用電基數相對較低,預計今夏降溫用電總體平穩增長,對用電增長產生較強拉動作用。
全國電能替代電量有望突破2000億千瓦時,將有力拉動用電量增長。國家大力推進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及環保約束趨嚴等因素,為進一步拓展電能替代深度廣度帶來新契機;加快推進岸電推廣應用、推進重點區域電供暖改造等專項支持政策進一步聚焦,將有力推動重點領域深度替代。預計2020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將完成替代電量1900億千瓦時,全國有望突破2000億千瓦時。
預計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33萬億~7.48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5%~3.5%。考慮到經濟運行將回歸正常區間、全國氣溫正常偏高的概率較大,在此情景下,預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7.44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0%。分季度看,四個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6.5%、3.9%、7.0%和6.8%。其中,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用電量出現大幅負增長,二季度起用電增速在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下逐步恢復,下半年用電量維持較快增長水平。分產業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用電量比上年分別增長4.0%、2.1%、2.9%,增速均有所下降;居民生活用電量比上年增長7.6%,增速有所提高,居民生活用電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8%,較上年提高17.9個百分點。分區域看,華北(含蒙西)、華東、華中、東北、西北、西南和南方電網經營區用電量比上年分別增長3.1%、1.3%、1.2%、2.8%、5.6%、4.5%、4.5%,增速較上年分別變化-1.5、-2.1、-2.4、-0.7、2.0、-1.7、-2.4個百分點。其中,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及南方電網經營區受疫情沖擊相對較大,東北和西北區域受疫情沖擊相對較小。